本期要點:
一、政策動態
(一)央行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
(二)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穩就業工作座談會
(三)美國:美聯儲態度中性,中美貿易博弈再度升級
二、行業訊息
(一)中國華融助力華菱鋼鐵市場化債轉股 首單地方國企“市場化債轉股+資產重組”順利落地
(二)延期兌付潮來襲 信托業風險加劇
(三)市場化資金加速輸血重大基建項目
來源:浙商資產研究院
一、政策動態
(一)央行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
2019年8月16日,央行發布公告表示,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30分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公眾可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查詢。公告要求,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行應于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前,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報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后算術平均的方式計算得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提高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代表性,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行類型在原有的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此次由10家擴大至18家,今后定期評估調整。LPR期限品種方面,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由原有1年期一個期限品種擴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期限品種。銀行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參照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1年期以內、1年至5年期貸款利率由銀行自主選擇參考的期限品種定價。
評論:LPR改進了過去市場利率和貸款基準利率雙軌制問題,完成了利率政策的一致性,有助于我國貨幣政策效應的傳導。未來人行公開市場操作MLF會直接影響當期銀行貸款利率基準,完成貸款利率和政策利率掛鉤。
(二)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穩就業工作座談會
8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省份穩就業工作座談會,強調“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從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將“穩就業”列為“六穩”之首,到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置于宏觀政策層面,就業問題始終是政策關切重點。座談會上,總理表示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促進比較充分就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偫矸治隽水斍拔覈傮w就業情況,強調應高度重視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問題,并針對穩就業提出了具體舉措。
在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仍運行在合理區間,前7個月城鎮新增就業867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的79%,總體進展良好。但受到高校畢業等因素影響,830萬左右應屆畢業生進入勞動市場,7月城鎮調查失業率較上月上行0.2%至5.3%。從調查失業率來看,25歲至59歲的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6%,與上個月持平。隨著畢業季結束,就業壓力有望消退。但我國每年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有1500萬左右,加之300萬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巨大的新增勞動力數量意味著就業總量壓力將長期存在,穩就業壓力依然不容忽視,未來穩就業政策仍將進一步加碼,以推動失業率下行。
一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夯實穩就業基礎。具體包括加大穩企穩崗力度,支持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暫時困難企業渡過難關;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著力緩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加大“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力度,努力保持新注冊市場主體增長態勢,提高企業活躍度。通過出臺并落實相關措施,推動企業發展,支持實體經濟,擴大有效需求,以此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二是發揮新產業新業態對增加就業崗位的促進作用。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業態快速發展,就業空間不斷拓展,創造大量全新的就業崗位。應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創業帶動就業,發揮“雙創”支撐就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彈性靈活就業、大力支持創新就業形態。
三是精心組織開展職業培訓,突出關注重點群體的就業需求。今年4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確定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統籌用于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并討論通過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實施方案,加快培養各類技術技能人才促進擴大就業。通過充分合理利用職業培訓專項資金、加快培養技能人才,多管齊下提升就業水平。此外,會議強調了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關注度,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兜住民生底線。
總體而言,就業是最大民生,是發展的優先目標,實現“穩就業”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以不斷提高社會就業規模和質量。
評論:結合政治局會議的精神要求,在穩增長大旗下穩就業成為了當下最重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對AMC來說有一點不利因素是,受到經濟波動影響瀕臨淘汰的往往是勞動力密集型的傳統制造業企業,而在穩增長穩就業大旗下,像這類企業開展清收會面臨政策風口的對立,開展重組又會進一步擴大自身的風險敞口,從而陷入兩難境地。
(三)美國:美聯儲態度中性,中美貿易博弈再度升級
上周公布的美聯儲公布7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8位票委支持降息,其中部分傾向下調50個基點,也有2名委員認為經濟良好不必降息。大多數與會者將此次寬松政策視為中期調整的一部分。與會者普遍認為,當前勞動力市場強勁,經濟具備彈性溫和擴張,但擔憂企業信心和資本支出受影響,預計下半年實際GDP增速略微放緩,通脹中期內將達2%目標。
上周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召開。鮑威爾年會講話表明貿易政策制定不屬美聯儲事務,指向貨幣政策并非解決國際貿易問題的靈丹妙藥。他還指出當前經濟處于新時代,擴張持續有史來最長,失業率和通脹目標得以實現,在危機后“新常態”的低中性利率下,維持繁榮給貨幣政策帶來諸多挑戰。鮑威爾強調,將在放緩跡象中繼續采取合適措施維持經濟創紀錄的擴張,再次打壓了市場的激進降息預期。
對于鮑威爾的中性態度,特朗普再度推特抨擊。幾乎同一時間,中國反制美方征稅措施,特朗普政府宣布再度加碼55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貿易博弈升級,美元指數和美股大幅下挫,而避險資產則明顯走高。
從美國上周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看,就業形勢良好,住房市場走勢分化,產出前景堪憂。就業方面,初請失業金人數表現好于前值,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房地產方面,7月成屋銷售年化環比增長2.5%,新屋銷售年化環比下降12.8%,走勢嚴重分化,難拾增長動力。產出前景堪憂,采購經理人對經濟預期持悲觀態度。8月Markit制造業PMI錄得49.9%,近十年首次跌破榮枯線;服務業PMI初值僅為50.9%,遠遜于預期和前值。
總體而言,受地緣政治變數和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形勢前景堪憂。通脹保值債券(TIPS)的長期實際遠期利率有所下降,映射實際聯邦基金利率將長期處于低水平,市場預計美聯儲9月降息為大概率事件。
評論:聯儲的政策制定有較強的獨立性,在中美貿易戰膠著的背景下,美元指數有較強的下跌趨勢,但聯儲并沒有加息穩貨幣的意愿,相反選擇中性偏松的貨幣政策,以維護經濟穩定和居民就業。未來美國內部政策矛盾將進一步影響中美貿易戰的發展趨勢。
二、行業訊息
(一)中國華融助力華菱鋼鐵市場化債轉股 首單地方國企“市場化債轉股+資產重組”順利落地
2019年8月14日,中國華融參與實施的湖南華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鋼鐵”)市場化債轉股項目完成關鍵性步驟,華菱鋼鐵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標志著首單地方國有企業“市場化債轉股+資產重組”順利落地。
中國華融自2018年開始參與華菱鋼鐵市場化債轉股項目,前期于2018年12月6日向華菱鋼鐵下屬核心子公司增資5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本次獲批的交易為同意華菱鋼鐵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債轉股投資者、華菱集團等相關方所持的下屬核心子公司少數股權。該交易實施完畢后,中國華融等債轉股實施機構將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華菱鋼鐵股權。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中國華融會同華菱鋼鐵共同籌劃市場化債轉股項目的方案及條款設計,在公司治理層面建立起對企業資產負債率及投融資的合理約束機制,將完善內部治理與強化外部約束相結合,幫助企業資產負債率盡快回歸合理水平,并長期規范資產負債結構。
華菱鋼鐵是湖南省屬鋼鐵企業龍頭,是全國十大鋼鐵企業集團之一,其在產品結構、產能規模、工藝裝備、市場競爭力方面均具有突出優勢,但由于近年來大規模、高強度的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投入,導致企業資產負債率快速攀升,財務費用負擔沉重。本次市場化債轉股實施后,華菱鋼鐵整體資產負債率可下降約5%,幫助企業切實優化資本結構,有效防范債務風險,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其抵御周期下行能力及長遠可持續發展能力。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要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作為“去杠桿”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綜合運用兼并重組破產等降杠桿措施,進一步完善企業債務風險防控機制,促進企業提質增效。華菱鋼鐵市場化債轉股項目的成功實施,開啟了地方國有企業增量資產注入與上市公司債轉股同步操作的市場先例,是中國華融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華融主動發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主業優勢,防范和化解經濟風險,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實踐。
評論:華融此次債轉股的操作模式屬于先上車后買票,即先對標的的子公司債轉股解決實質的債務問題,然后標的公司向華融增發股份收購子公司股權,從而形成股權關系上的提級轉變,規避了直接債轉股的繁瑣手續。增資完成后標的公司甩開歷史債務問題,能夠將資源集中到優質資產上,從而提高盈利能力和周期抵御能力。
(二)延期兌付潮來襲 信托業風險加劇
據不完全統計,開年至今已有包括江蘇省國際信托、中江信托、安信信托、廈門信托、長安信托、中泰信托、華寶信托、云南信托在內的至少8家信托公司被曝出項目違約或延期兌付問題。從行業數據來看,在五年的時間里,信托行業風險項目數量也呈現遞增態勢。在業內人士看來,信托行業掀違約高潮可以視作前期快速發展積累的風險釋放過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未來經濟形勢企穩后企業違約率有望下降。
評論:信托機構所持資產的特征屬性比較適合AMC的能力體系和風險偏好,是較為優質的債權承接對象。不過仍需注意的是,信托資產通常單體體量巨大,AMC持有資產后往往難以拆零處置,因而增加了AMC的集中度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需要有相當的市場把握才能介入信托資產的風險處置。
(三)市場化資金加速輸血重大基建項目
解決“穩投資”資金來源,尤其是撬動更多市場化資金支持重大基建項目成為目前多部門政策的著力點。在諸多政策推動下,更多資金正在加速涌入并有望拉動重大基建項目投資增速進一步上升。據悉,自專項債資本金新政發布后,首批由專項債作為項目資本金與金融機構貸款進行“債貸組合”模式的項目已經開始落地。發改委等部門也醞釀推出相關新政,聚焦基礎設施融資模式創新,完善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
評論: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是對當今金融體系的重大挑戰,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也為我國財政創造了歷史性機遇,大批廉價資金融入政府基建項目可以刺激經濟發展,拉動GDP增速。從AMC角度來看政府基建加速有較強的土地收儲需求,其金融風險化解過程中可以完成這一塊版圖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