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點:
一、政策動態
(一)銀保監會就《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二)銀保監: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 將細化五級分類規則
(三)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
(四)中國銀保監會召開2020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
二、行業訊息
(一)銀保監會再出手 交行光大建行被罰超400萬
(二)AMC出海首例!中國華融成功中標境外銀行不良資產包
(三)包商銀行資產處置初步顯露:區內資產或設新銀行,區外或由徽商收購
來源:浙商資產研究院
一、政策動態
(一)銀保監會就《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為規范融資租賃公司經營行為,統一業務標準和監管規則,引導融資租賃行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范金融風險,銀保監會起草了《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銀保監會將根據各界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辦法》并適時發布實施。《辦法》共六章五十五條,包括總則、經營規則、監管指標、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及附則等,主要內容有:一是彌補短板,完善經營規則。明確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范圍、融資行為、租賃物范圍以及禁止從事的業務或活動。完善融資租賃公司的公司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關聯交易、計提準備金等制度,同時明確融資租賃物購置、登記、取回、價值管理等其他業務規則。二是從嚴監管,落實指標約束。為引導融資租賃公司專注主業,加強對融資租賃公司的合規監管約束,設置了部分審慎監管指標內容。包括融資租賃資產比重、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比例、杠桿倍數、業務集中度等。三是積極穩妥,推進分類處置。針對行業現存的“空殼”“失聯”企業較多等問題,提出了清理規范要求。按照經營風險、違法違規情形,將融資租賃公司劃分為正常經營、非正常經營和違法違規經營等三類,具體明確三類公司的認定標準,指導地方穩妥實施分類處置。四是明確職責,加強監督管理。明確銀保監會和地方政府的職責分工,并對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提出了具體要求,完善監管協作機制、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監管談話等內容。
評論:類金融機構牌照在發放初期通常會出現不顧后續展業爭搶申請的現象,直接導致銀保監會備案機構和實際展業機構數量差異巨大,大量機構注冊不展業影響監管質量。此外該規則還制定了多項定量指標,其背后的邏輯是篩選掉一批不合格經營的機構,從而最大程度上精簡替換冗余機構。
(二)銀保監: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 將細化五級分類規則
會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全年共處置不良貸款約2萬億元,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資產管理。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風險持續收斂,三年來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16萬億元。問題金融機構得到有序處置,保險領域重點風險得到緩解。網絡借貸風險大幅下降,機構數量、借貸余額及參與人數連續18個月下降。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趨緩,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逐步化解。市場亂象存量問題持續減少,增量問題得到遏制,一批重大非法集資案件得到嚴厲查處。
會議強調,要堅決打贏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穩妥處置高風險機構,壓實各方責任,全力做好協調、配合和政策指導。繼續拆解影子銀行,特別要大力壓降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防止死灰復燃。堅決落實“房住不炒”要求,嚴格執行授信集中度等監管規則,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對違法違規搭建的金融集團,要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力做好資產清理,追贓挽損,改革重組。深入推進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加大互聯網保險規范力度。繼續努力配合地方政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化解隱性債務風險。有效防范化解外部沖擊風險,做好銀行保險機構壓力測試,完善應對預案,穩定市場預期。
評論:降低不良資產認定門檻是銀保監進一步擠壓銀行不良資產的舉措之一,這也從側面證實銀行體系內的不良資產已經有了較大程度的出清,目前尚有大量關注類資產由于考核制度沒有納入不良范疇,重新認定不良有助于凈化資產質量。此外要重點關注非標資產和非法流入土地市場的資金規模,全力做好風險防范工作。
(三)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
1月11日至12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京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總結2019年工作,交流經驗,研究扎實做好2020年國資國企工作。會議指出,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國資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國有企業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國有資本布局不斷優化;堅持正確改革方向,推動國有企業改革走深走實;堅持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推動國資監管效能持續提高;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推動企業黨的建設切實加強。各級國資委站位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牢牢把握工作定位,全面履行國有企業出資人、專司國有資產監管和負責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主要職責,上級政府國資監管機構依法對下級政府國資監管工作的指導監督切實加強,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扎實推進,全國國資監管系統工作聯系更加緊密、溝通協調更加順暢、協同發展更加有力,推動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取得新進展,形成國資監管工作“一盤棋”的理念進一步深化。
會議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的關鍵之年。各級國資委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突出抓好穩增長,推動國有企業切實發揮好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穩定器”作用;突出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突出抓好改革落實,全力實施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突出抓好科技創新,推動企業大力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突出抓好結構調整,不斷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和整體功能;突出抓好職能轉變,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突出抓好工作協同,攜手共建國資監管大格局;突出抓好黨建引領,為國資國企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評論:國有資產向國有資本的轉變是國家對國企混改的最終解答,通過引進民間資本進入國有企業體制,可以引入新的管理機制和經營活力。但與此同時國有資本占主導地位的前提不能變,國有資本管理國有資產的現實背景不能變,國有資產追求效益和效率的要求則應當更加突出。
(四)中國銀保監會召開2020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
銀保監會近日召開2020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2019年工作,研判當前經濟金融形勢,部署2020年工作任務。銀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強調,要堅決打贏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穩妥處置高風險機構,壓實各方責任,全力做好協調、配合和政策指導。繼續拆解影子銀行,特別要大力壓降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防止死灰復燃。堅決落實“房住不炒”要求,嚴格執行授信集中度等監管規則,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對違法違規搭建的金融集團,要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力做好資產清理,追贓挽損,改革重組。深入推進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加大互聯網保險規范力度。繼續努力配合地方政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化解隱性債務風險。有效防范化解外部沖擊風險,做好銀行保險機構壓力測試,完善應對預案,穩定市場預期。
評論:銀保監會在2020年金融風險攻堅戰中要求關注高風險金融機構,參考包商銀行和恒豐銀行的案例,大型銀行和地方財政參與,通過新設機構受讓問題資產等方式完成風險事項的平穩過渡。此外對于地方AMC而言,2020年可能是投資銀行業務全面推進的一年,地方國有企業改革需求不斷增強,債務風險化解迫在眉睫。
二、行業資訊
(一)銀保監會再出手 交行光大建行被罰超400萬
銀保監會及各地方分局再出手,又有一眾銀行被罰。1月8日,銀保監會及各地銀保監局在官網公布了一批罰單,共計50余張。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建設銀行三家銀行被銀保監會處罰。值得關注的是,近日各地方銀保監分局還一口氣開出了40余張罰單,多家銀行地方分支機構因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罰款合計超千萬元。根據觀察,信貸領域成為違規多發地。多家銀行的違規案由顯示,其存在貸前調查不盡職、貸款后管理不到位、違規發放貸款等行為,這導致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房市等領域。2019年10月,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表示,市場亂象整治將近三年時間,可以看到,市場比原來更加規范,原來正規金融領域和非正規金融領域的機構亂象、業務亂象、交易亂象等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風險由過去發散狀態變成了收斂。
評論:銀行往往迫于業績壓力騰挪信貸資產投入其他非標資產,甚至股市。銀保監的監管工具除了罰款外,還應對這類資產計提超額的資本準備,從而給銀行一定的警示,防止其過度開展違規業務。
(二)AMC出海首例!中國華融成功中標境外銀行不良資產包
1月9日中國華融官網消息稱,中國華融旗下機構華融國際在多家資產管理公司的激烈競爭中,以高效準確的盡職調查和嚴謹合理的競標方案脫穎而出,成功中標首個境外銀行不良資產包。此次競標是華融國際戰略轉型的首次嘗試,充分展示了華融國際回歸主業、回歸初心的積極進展。華融國際將繼續按照自身功能定位,嚴格落實政策要求,持續優化境外業務布局,積極開拓境外不良資產市場。從2017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商業銀行的不良率來看,中國商業銀行不良率其實并不高。數據顯示,大部分國家都超過2%,有的甚至達到10%以上,其中,意大利以14.38%位居榜首。在2019年7月的歐洲央行壓力測試中,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SpA),被列為歐洲最為薄弱的大銀行之一。而俄羅斯聯邦以10%的不良率位居第二。
評論:華融資產出海收包,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具有巨大的示范效應。過去總是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認購資產,如今中國的不良資產專業處置機構在境外收購資產,不僅可以延申國有資本的范圍,也可以維護世界金融穩定,一舉兩得。
(三)包商銀行資產處置初步顯露:區內資產或設新銀行,區外或由徽商收購
1月7日晚,在香港上市的徽商銀行(3698.HK)公告,參與發起設立商業銀行,收購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部份資產負債。市場將其解讀為,已被托管的包商銀行的資產負債的處置方案已經初步出爐。
原包商銀行在其總部所在的蒙古自治區內的資產負債(簡稱“區內資產”)或將由新設立銀行承接;原包商銀行在區外的資產負債(主要是在北京、深圳、成都、寧波四個城市的分行)由徽商銀行收購。這一方案,與此前安邦保險集團資產處置有類似之處。銀保監會2018年12月接管安邦保險集團后,2019年7月,設立大家保險集團,依法受讓安邦人壽、安邦養老和安邦資管股權;設立大家財險,受讓安邦財險的部分保險業務、資產和負債。重組完成后,安邦集團將不開展新的保險業務。
評論:問題金融機構由新設機構接收分割資產,這是一種較為創新的重組模式。一方面并未給現存的其他金融機構增加額外負擔,另一方面也沒有破壞現有的資產負債結構,產生擠兌或同業違約問題。但需要指出這種模式相當于國家接盤資產,屬于非市場化操作的特殊事項,只能一事一議的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