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點:
一、政策動態
(一)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將提速
(二)銀保監會擬規范加強非銀機構股權管理
(三)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繼續嚴控房地產在信貸資源中的占比
二、行業訊息
(一)去年四季度地產信托募資降至冰點
(二)堅定信心 強化執行 加快轉型 全力推進新華融建設取得關鍵成效
(三)外資AMC來了 ,首張牌照或花落橡樹資本
來源:浙商資產研究院
一、政策動態
(一)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將提速
中央與地方金融協作再進一步。1月14日,央行官網消息稱,經國務院同意,近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建立地方協調機制的意見》,將在各省(區、市)建立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加強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監管、風險處置、信息共享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協作。央行表示,建立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是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關于加強中央和地方金融協作的重要舉措。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接受金融委辦公室的領導,定位于指導和協調,不改變各部門職責劃分,不改變中央和地方事權安排,主要通過加強統籌協調,推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金融委有關部署,強化金融監管協調,促進區域金融改革發展和穩定,推動金融信息共享,協調做好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和金融生態環境建設。
評論:金穩委協調機制相當于地方層面的組織架構嵌入。在中央層面人行作為宏觀審慎監管主導,銀保監會和證監會作為機構監管輔助,覆蓋了全國金融機構和業務的合規發展。在地方層面金管局接受地方金穩委指導,實現中央政策的貫徹落實。
(二)銀保監會擬規范加強非銀機構股權管理
1月14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中國銀保監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就修訂的內容來看,銀保監會對非銀金融機構的股權管理有所加強。對非銀金融機構的發起人,《辦法》在此前版本的基礎上新增了權益性投資余額原則上不得超過本企業凈資產的比例要求:權益性投資余額原則上不得超過本企業凈資產的50%;作為公司控股股東的,權益性投資余額原則上不得超過本企業凈資產的40%(含本次投資金額)。
評論:銀保監會對非銀機構權益性投資比例顯示,意圖在于提高非銀機構控股股東的進入門檻,規避不符合條件的機構申請非銀牌照。從過去的歷史經驗可以看出,大量工商企業熱衷于申請非銀牌照實現內部閉環,或者申請下來卻不展業,對監管提出了很大的難度。因此這項新制度給非銀設卡,有助于收縮不具資質的非銀機構。
(三)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繼續嚴控房地產在信貸資源中的占比
1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在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嚴控房地產在信貸資源中的占比。鄒瀾稱,要推動商業銀行轉變經營理念,繼續的嚴格控制房地產在新增信貸資源中的占比,實施信貸資源的增量優化和存量的調整,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鄒瀾稱,這是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
評論:信托資產是商業銀行開展房地產融資的影子部分,因此嚴控宏觀信貸資源M2中的占比,就需要嚴抓銀子銀行業務。防止銀行資金借助信托通道投放至房地產領域,占用小微企業的金融資源,影響就業和民生。
二、行業資訊
(一)去年四季度地產信托募資降至冰點
2019年,房地產信托的發展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上半年房地產業務蓬勃發展,多家信托公司業績報喜;進入下半年則是另一方天地,歷經多輪監管政策調控,房地產業務急降,不少信托公司也將業務轉向政信類信托,扎堆式追規模,也容易埋下“觸雷”的風險隱患。記者注意到,去年四季度,房地產信托募資規模達到了兩年來的最低點。用益信托金融信托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房地產信托募資規模僅為1400億元,環比下滑超25%,刷新了2018年以來季度規模新低。
評論:信托投資扎堆現象容易產生外溢效應,讓投資人以偏離風險定價的價格認購低信評的信托產品,從而為以后的暴雷埋下隱患。從另一方面看,房地產信托遇冷主要還是政策壓降的效果體現,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債性投資的高收益標的仍是房地產。
(二)堅定信心 強化執行 加快轉型 全力推進新華融建設取得關鍵成效
1月17-18日,中國華融在京召開2020年度工作會議,總結2019年工作,研判當前形勢,部署2020年工作。會議指出,2019年,中國華融在黨中央、國務院和銀保監會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大股東財政部、人民銀行、證監會、駐會紀檢監察組的大力支持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擔當作為,攻堅克難,推動新華融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勢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深入肅清賴小民流毒,開展專題警示教育及整改落實“回頭看”,取得扎實成效。積極回歸主責主業,發揮逆周期救助性金融功能,不良資產包收購規模市場占比30%,保持市場領先,金融債收購規模同比增長。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企業重組、市場化債轉股業務規模大幅增長。創新業務模式,上市公司紓困、并購重組、違約債券風險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取得新突破。堅定推進化險瘦身,風險化解取得積極成效。公司銀行授信規模、對外融資余額雙增長。投入定點扶貧資金1350萬元,提前完成中央單位定點扶貧任務。
會議要求,2020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大局上求穩,在主業上求進,穩中提質,進中增效,自我革命,改革創新,以“五個推進”確保新華融建設取得關鍵成效。一是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為指針,推進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確保肅清流毒方向不變、力度不減。二是推進主業加快轉型,實現發展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動力變革。優化公司業務、資產、區域布局,加大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力度,利用“投資+投行”手段,大力拓展問題企業重組,發揮不良資產行業國家隊、主力軍作用。三是推進化險瘦身,向存量資產要效益。創新風險化解機制,加快處置存量風險,加強全面風險管理,推進資產機構瘦身,加強合規文化建設。四是推進深化改革,強化集團管控。建立集團協同機制,優化分公司分類管理,明確子公司發展定位,全力推進信息科技建設。五是推進干事創業,強化執行力建設,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員工隊伍。
評論:華融在回歸主業的主要表現是積極收包體現歷史責任,從歷年華融的通稿和年報來看,華融資產的收購策略基本可以確定為30%市場份額不動搖,這種超平均的市場占有率策略明顯是要將部分競爭對手擠出市場。此外華融的處置策略可能是利用其他金融牌照的協同打通不良資產后端綜合處置,將流動性低的資產運用輔助融資的手段實現出表。
(三)外資AMC來了 ,首張牌照或花落橡樹資本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有關于金融服務部分,協議要求中國應允許美國金融服務供應商申請資產管理公司許可證,該許可證將允許它們從省級許可證開始直接從中資銀行獲取不良貸款。也就是說要向外資開放能夠從銀行收購金融不良資產的省級AMC牌照。業內消息稱,這張珍貴的外資AMC牌照或將花落 “華爾街禿鷲”橡樹資本。
橡樹資本不僅是外資投行中比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也是做的最大的一家。其早在2013年就展開了與信達的合作,另外,其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不止在公開場合表示,非常看好中國的不良資產市場。早在2004年,橡樹資本就已經盯上了中國市場。2013年,橡樹資本作為首批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境外機構之一,在中國發行了不良債權基金。11月,橡樹資本與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之一的中國信達簽署了戰略協議,合資成立不良資產處置公司。2015年5月,橡樹資本在中國完成了首筆不良資產投資。做得最多,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顯示,2015年—2018年之間,橡樹在中國購買了6個不良資產包,位居所有外資投行之首。而據橡樹資本亞太區業務發展聯席主管巢瀚婷表示,中國是其比較看好的市場。過去三年,橡樹資本在中國所做的不良資產投資超過100多億元人民幣。
評論:橡樹資本是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不良投資機構,而且與四大AMC具有良好的合作關系。高盛等大型投行往往將不良資產投資業務視為一種機遇投資,或者說是一種或有業務,因此往往沒有常駐人員和部門跟進不良市場。橡樹資本的戰略定力較強,從2013年開始就一直跟進不良市場,而且進入時間也和第一批地方AMC重疊,可以說是地方AMC序列的影子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