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點:
一、政策動態
(一)銀保監“回頭看”嚴查:AMC通道業務、變相融資、不良資產處置不力
(二)審計署:16家地方中小銀行實際不良率超過賬面值2倍
(三)銀保監會:將著力壓降負債端成本推進銀行業合理讓利
二、行業訊息
(一)房企6月頻發債 借新還舊是主因
(二)居民金融資產配置步入加速期
(三)國企改革增效期開啟 資本市場料迎新浪潮
來源:浙商資產研究院
一、政策動態
(一)銀保監“回頭看”嚴查:AMC通道業務、變相融資、不良資產處置不力
昨天,銀保監發布《中國銀保監會關于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其中對非銀金融機構中的AMC提出了五大項重點整治內容:
1.宏觀政策執行。違規開展房地產業務;違規向地方政府及融資平臺提供融資等。
2.公司治理。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履職前未取得任職資格,兼任不相容職務,關鍵崗位長期空缺;董監事未勤勉履職盡職;關聯方清單管理不完善,通過關聯交易輸送利益、掩蓋風險等。
3.附屬機構管理。非金融子公司戰略定位不清晰,內部治理失效,業務開展不合規,審批授權不合理;未按規定壓縮集團層級并清理子公司;子公司清理過程中資產轉讓、處置不合規等。
4.資產質量。未按規定做實資產質量;通過分公司之間、分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內部交易掩蓋風險;風險資產處置化解不力,未有效執行集中度風險和限額管控等。
5.業務經營。業務開展不合規、不審慎,為銀行業金融機構規避資產質量監管提供通道,以收購金融或非金融不良資產名義變相提供融資等。
評論:銀保監會指向的是非銀金融機構中的AMC,換而言之就是四家全國展業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因此并未直接指向地方AMC。對地方AMC而言,政策約束是否傳導還需要看金融辦的態度。具體而言整治內容覆蓋了業務類型、人員治理、投資管理、資產質量等多方面,說明四大AMC經營管理具有多重問題,存在明顯違規。
(二)審計署:16家地方中小銀行實際不良率超過賬面值2倍
審計署日前公布的《國務院關于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顯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方面,審計重點關注了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基層財政運轉和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情況。
結果表明,有關方面積極化解存量債務,努力提高基層財政保障能力,信貸管理和風險管控不斷加強,風險總體可控。
審計還指出一些問題:
一是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方面。審計18省及所轄36個市縣發現,由于項目安排不合理或停止實施等,有503.67億元新增專項債券資金未使用,其中132.3億元閑置超過1年;還有10個地區違規舉債或擔保83.99億元,審計指出后已整改40.97億元。
二是基層財政運轉方面。抽查24個縣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情況發現,2019年有5個縣相關支出未達當地標準,今年一季度末增至11個縣,其中一些基層國庫保支付能力也不足。
三是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方面。審計的10家中央金融機構2019年撥備后利潤比上年增長6.87%,今年一季度末平均不良率1.43%,但未按期償還貸款余額較去年同期增長8.26%;抽查的43家地方中小銀行平均賬面不良率2.48%,其中16家實際不良率超過賬面值2倍。
評論:地方中小銀行資產質量受限于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呈現出高度分散形態,例如北上的農商銀行資產質量比肩股份行,但是中西部地區的中小銀行資產質量卻劣于報表水平。這些機構不敢出包,AMC也不敢收包,從而導致不良資產累積膨脹,最終形成中小銀行的信用風險事件。
(三)銀保監會:將著力壓降負債端成本推進銀行業合理讓利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截至目前,銀行業機構已經為超過四成的中小微企業到期貸款提供了再融資支持。將著力壓降負債端成本,推進銀行業合理讓利。
評論:之前金融部門和實體部門之間的融資成本存在利差,這導致實體部門拿著融資回存銀行吃利差的行為存在,抑或是拿低息經營貸炒房。這次壓降銀行負債端成本是為了消除不合理利差,杜絕以上兩種違規行為。
二、行業資訊
(一)房企6月頻發債 借新還舊是主因
離6月結束尚有一周的時間,房企本月的發債量已接近5月全月的水平。據克而瑞證券數據顯示,6月以來,國內房企境內共發債92筆,發債金額為694.5億元。盡管在金額上較5月全月的771億元尚有距離,但發債筆數已超過5月全月的81筆。與此同時,房企美元債的發行自5月6日結束了長達50天的冰封期之后,6月至今,房企境外發債共19筆,發債金額為46.1億美元,分別環比上漲216.7%、172.4%。
評論:借新還舊說明房企主要是依靠融資置換保持流動性,存量資產盤活能力弱導致經營性現金流不理想。房企缺乏借新買新的能力,因此較難通過新舊搭配相互補貼的方式帶動轉讓存量樓盤,使得房企流動性越來越凝固,流動能力越來越被動。
(二)居民金融資產配置步入加速期
近期,公私募基金發行規模飆升,“日光基”頻現,前5個月新成立基金發行份額同比翻倍,權益類基金是其中的主力;險資也在提高權益投資比例,增配金融資產趨勢明顯。境內居民也不斷增加金融類資產配置。資本市場“深改”將暢通各類資金入市渠道,提升交易活躍度,低利率環境等將為居民增配金融資產提供更多機會。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未來居民資產配置仍將呈現增配金融資產的趨勢。
評論:居民資產配置開始向金融資產配置傾斜,其中的落實是對資產類型的分散處理,此前居民資產主要配置在房產和股票,但房產資產集中度過高會產生社會的金融風險,股票市場的規則又越來越不適合散戶參與,因此投資金融資產是一種擠出效應所致。
(三)國企改革增效期開啟 資本市場料迎新浪潮
按照國務院要求,10月底前將出臺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相關政策。下半年,關于國企混改、結構調整等文件有望陸續出臺。有消息稱,后期將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提升處于充分競爭領域國有資本流動性。專家認為,作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元年,國企混改、重組整合、證券化方面將進入快速推進、實質進展的新階段,有望掀起資本市場新浪潮。
評論:目前資本市場缺乏題材,國有企業救助實體經濟也需要資金,因此加速國企改革,掀起資本市場新浪潮有助于實現以上兩個目的。下階段會出現大量國有企業上市融資,對受困的民營企業進行并購重組和產業升級,最終幫助社會上的大部分企業共同走出難關。